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做假资料会有什么后果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编制及运用虚构或虚假的信息资料,无疑会给当事人带来极其严重的法律后果。
按照我国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法规,对于实施伪造、篡改以及非法贩卖各种公文、证件及各类证明件、印章的行为,将面临最高为15天且最低为0天的拘留,同时还需承担数额在1000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若情节相对轻微,则可能被处以5至10天的拘留,以及500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涉及到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那么当事人将会面临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且还需缴纳相应的罚金。
另外,伪造、篡改、贩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等可以合法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若情节严重,当事人将有可能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需缴纳罚金。
在商业和金融领域中,如果有人提交虚假的材料或者采用其他欺诈手段来获取公司注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98条的规定,他们将被要求立即纠正错误,并可能面临高达5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而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公司登记甚至营业执照都有可能被撤销。
至于贷款诈骗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任何涉及贷款诈骗的行为都会面临严厉的刑事制裁,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
总而言之,编制和运用虚构或虚假的信息资料,可能会引发行政处罚、商业处罚乃至刑事责任,其后果之严重不容忽视。
法律依据:
《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七条
违反有关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使用公务交通工具或者有其他违反公务交通工具管理规定的行为,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职务或者察看处分。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