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如何处罚虚假诉讼罪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首先,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第三百零七条法律规定,任何个人或团体,如果牵扯到意图通过伪造事实来提起民事诉讼,并且干扰了司法系统的运行或者严重侵犯了其他个人或者团体的合法权益时,将会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需要负担罚款;
而如果情节较为严重的话,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也要负担罚金。
当单位触犯此类罪行时,除了需要承担相应的罚金惩罚外,也要对其直接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惩处,遵循同一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那些从事第一款所述行为的人,倘若在实施上述行为之外,他们还通过非法手段从中窃取财产或者回避合法债务,并因此而构成了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就应该依据更严重的法规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严格惩罚。
另外,如果司法工作者利用职务之便与其他人共同实施前述三类行为的,将面临从重处罚;
假设他们同时还造成了其他刑事犯罪行为的,应根据最严厉的法规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严惩。
其次,关于如何认定虚假诉讼罪,我们需要关注两个关键方面:
1、行动方式:
在常规情况下,实施虚假诉讼的人往往采用“捏造事实”或制造有利于自身的证据来误导司法机构。
此外,虚假诉讼罪还有可能采取“隐藏真实情况”这种模式进行。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方介入者通过隐藏实际情况来骗过对方,从而达到获取不当利益的目的,在现实案例中,某些参与者公然以已被对方完全履行但是未被销毁的契约明契或者其他文件资料作为依据,对对方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再次履行契约义务或者实现其他不法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隐瞒真相”实际上是变相的“捏造事实”,且两者之间有着与现状相等的道德价值。
因此,“隐瞒真相”亦属于虚假诉讼之行为。
2、活动领域:
虚假诉讼罪中所涉及的起诉仅限于民事案件,不包括向仲裁机构提出虚假仲裁的行为,因此不适用于本罪的规定。
此处提到的“民事诉讼”,指的是全方位的民事诉讼流程,即包含了审理、立案、开庭、审判、审判监督以及执行等诸多环节在内。
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除了对另一方发起虚假诉讼外,还可能借助伪造判决书、公正文书及仲裁裁决书向有关部门申请强制执行,这实际上对于正常的司法运作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很可能会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视作是实质上的虚假诉讼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9: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