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五十万能判多少年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1、对于诈骗金额达50万案件,通常会判处被告人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乃至无期限徒刑,同时还需处罚金或者没收其财产,这主要取决于犯罪情节的具体情况。
在刑法中,诈骗财务的行为,如果涉及到的数额达到了较大的程度,将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能需要缴纳罚金; 而对于那些规模更大或者有其它严重情节的诈骗行为,甚至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样也需要缴纳罚金; 然而,当诈骗金额达到特别巨大的水平,或者存在着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时,将会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终身监禁,同时还可能被没收全部财产。 然而,如果本法中有其它规定的话,则应当依照这些不同的规定处理此案。 在此之外,还对诈骗罪的相关刑事标准做了补充说明:即个人诈骗公私财物的金额若处于三千元至一万元这个区间范围内,那么就属于“数额较大”; 若是位于三万元至十万元这个区间范围内,那么就属于“数额巨大”; 而如果个人诈骗公私财物的金额超越五十万元,那就可以认为已经达到“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通常来说,本罪的主观要件是由故意构成的,并且必须以非法占有为其主要的目的。 也就是说,行为人应当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在欺骗他人的财物,但是基于非法占有这一出发点,他仍然苦心孤诣地寻求犯罪结果的发生。 本罪的犯罪动机可能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也就是说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并非完全出于恶意的诈骗意图,而是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者所欠下的债务无法得到及时清偿,这种情况下是不能以诈骗罪论处的。 只有在行为人主观上形成了明确的诈骗故意,且其行为是为了实现非法占有之目的,才符合诈骗罪的成立条件。 这当中所指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为人期望能够独自享有非法获取而来的资金使用权,也包括期望能使法人、团体或第三方也能同样享受非法获取而来的资金使用权。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诈骗50万元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范围,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