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盗窃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针对未满法定成年年龄人群涉及的盗窃犯罪案件,其立案标准与成年人并无差异,即当盗窃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人民币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时,应依法予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在处理此类案件过程中,会充分顾及到相关涉案未成年人的年龄、理性认识能力以及其一贯行为表现等多样化因素,秉持着教育为主导、惩戒为辅助的基本原则进行处理。 此外,对于年满十二周岁但尚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仅在触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导致他人死亡或使用极其残忍手段致使他人重伤且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并且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情况下,方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至于已满十四周岁但尚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其所实施的盗窃行为则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