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取保候审和自首怎么认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
解答 |
律师解析:
取保候审,是指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规定,要求犯罪嫌疑人为其提供担保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同时向其出具保证书,以确保其在接受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不会逃避或者干扰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并且能够随时听从传唤,按时出庭。
在决定是否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时,通常会考虑犯罪嫌疑人所涉及的罪行的性质、情节及其可能被判处的刑罚等多方面因素。 自首,则是指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者其他相关机关坦白交代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在判断是否构成自首时,关键在于犯罪嫌疑人是否自愿将自身置于司法机关的掌控之中,并且对犯罪事实进行了真实、全面的陈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