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判决下来不履行怎么办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法院作出判决后,如果其中一方不按照判决内容履行相应义务,那么可以参照以下方法来妥善处理:
一、申请强制执行 在判决书明确规定的履行期限结束之后,享有权利的一方就能够向作出该判决的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执行是有时间限制的,这个期间为二年。 在这两年内,权利人要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向法院提交相关申请材料,比如判决书原件、申请执行书等,以便法院能够顺利开展后续的执行工作。 二、法院执行措施 法院在接到申请后,会运用多种强制执行的手段。 例如,会对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进行详细查询,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的存款,便会依法予以冻结,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拨。 同时,法院还会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像工资、奖金等。 对于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如房产、车辆等,法院有权进行查封、扣押,必要时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变现,用于偿还债务。 三、限制被执行人行为 法院还可以对被执行人采取一些限制措施,比如限制其高消费行为,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这样一来,被执行人就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进行高消费出行,在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会受到限制,从而迫使其尽快履行义务。 四、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被执行人明明有能力执行判决却坚决不执行,而且情节严重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被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因合同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小李向小朱支付货款10万元。判决生效后,履行期限届满,小李却拒绝支付。小朱申请强制执行,法院采取多种措施,但小李仍不履行,争议点在于小李拒不履行义务该如何进一步处理。 案情分析: 1、小朱在履行期限结束后申请强制执行符合规定,且在二年申请执行期间内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后法院应依法开展执行工作。 2、法院采取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财产等执行措施是合法有效的,能保障小朱的权益。 3、对小李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可促使其履行义务。 4、若小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将被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