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强制执行结案了没有钱怎么办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强制执行结案后,若被执行人依旧没有钱偿还,可参照以下不同情况及应对之法:
一、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 当法院经全面细致的调查后,确认被执行人确实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时,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这意味着当前阶段的执行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但这并不代表申请人的权益就此搁置。 在后续的生活中,若申请人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比如他人的线索反馈、自身的调查发现等,得知被执行人有了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申请人便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恢复执行。 法院在收到申请并核实情况后,会重新启动执行程序,对新发现的财产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妥善处置。 二、有财产但故意隐匿或转移的情况 若申请人怀疑被执行人存在这种行为,可积极向法院提供相关的线索,例如财产的藏匿地点、转移的时间和方式等。 法院接到线索后,会依法展开深入的调查核实工作。 一旦查实被执行人确实有隐匿或转移财产的行为,法院会根据情节的轻重采取相应的措施。 较轻的情况,可能会对被执行人进行罚款、拘留等处罚;而对于情节严重的,可能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维护法律的公正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三、与被执行人协商的情况 申请人还可以尝试主动与被执行人进行协商,通过友好沟通,达成分期还款等和解协议。 这样一来,申请人可以逐步实现自己的债权,被执行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还款压力,实现双方的共赢。 案情回顾: 小朱申请强制执行小李的财产,结案后小李仍没钱偿还。小朱怀疑小李有财产却故意隐匿,双方就还款问题产生争议,小朱向法院提供相关线索,同时也尝试与小李协商分期还款。 案情分析: 1、若法院调查后确认小李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续小朱若发现小李有可供执行财产,可申请恢复执行,法院核实后会重新启动程序处置财产。 2、若查实小李存在隐匿或转移财产行为,法院会根据情节轻重采取措施,轻者罚款、拘留,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3、若双方协商达成分期还款和解协议,则可按协议执行,实现双方共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