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行政处罚后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是多久? |
分类 | 行政类-行政处罚 |
解答 |
一、被行政处罚后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是多久? 被行政处罚后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为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提起行政诉讼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 1、行政起诉状副本(法院附卷一份、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诉状副本); 2、证据材料(法院附卷一份、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诉状副本); 3、原告为自然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 4、根据法院要求去银行加纳50元案件受理费,将银行出具的缴款书交回法院; 5、接受案件受理通知书并填写送达回证。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三、行政处罚从轻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进行从轻处罚: 1、主动的降低自身行为到来的恶劣影响; 2、违反犯罪的行为是在别人胁迫下进行的; 3、在产生违法犯罪后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的; 4、其他的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况。 综合上面所说的,行政处罚之后想要提起行政诉讼,那么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提出来,同时还需要有合法的证明材料;如果超过了时间再来提起那么执法人员将不会再受理,所以,自己的权益就一定要懂得自己保护,具体的情况可以向司法机关进行咨询。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