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定放假春节是三天还是七天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法定放假春节是三天还是七天 春节放假法定是四天,通常为除夕初一、初二、初三。但加上前后周末调休之后,实际可以放到八天。 众所周知每年的春节都有七天假期,虽看着很长但是就其根本其中只有4天是法定假日,还有4天是利用双休凑数的。如果在此期间要上班,一定要选择法定节假日那4天,主要是因为有3倍工资,法定节假日属于劳动者休息时间,但是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不过用人单位应该向劳动者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2024年11月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其中春节、劳动节各增加1天。据此对放假调休原则作进一步优化完善,除个别特殊情形外,春节自农历除夕起放假调休8天,国庆节自10月1日起放假调休7天,劳动节放假调休5天,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分别放假调休或连休3天(如逢周三则只在当日放假),国庆节放假如逢中秋节则合并放假8天。 全民法定休假日包括: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2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在中国现行法律规划之中,法定节假日总共计算下来是每年共计有13天。这些重要的节日包括了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国庆节这八个传统节日。在这些法定节假日中,春节、劳动节以及国庆节具有特殊的地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社会上所盛传的“放三天、放七天”等说法并非完全属于法定节假日的范畴,而更多地是通过对工作日的调整来实现额外的假期福利。 二、在法定假日公司私自调班是违法吗? 法定假日公司私自调班并不违法,只要在法定的范围内,调整上班时间是合法的,但是法定节假日不可以调休,调休是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因此很多企业为了法定节假日不支付三倍的工资,在法定节假日当天调班,让员工法定节假日当天放假,只是调班,法定节假日不上班这并不违法。若是在法定节假日当天或者是连带的双休加班了,公司调休不给加班费,那么就是违法的,法定节假日的加班费是不可以用调休抵冲加班费的(也就是说在法定节假日上班之后再补休一天),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不违法。 国家允许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员工加班,但对应的也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才行。应当特别说明的是,依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后,只能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而不能安排劳动者补休,只有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才能安排补休或支付工资报酬。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