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险诈骗未遂有缓刑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保险诈骗未遂有缓刑吗 依据刑法的规定,犯罪未遂中可以减轻、从轻处罚的,如果保险诈骗犯罪情节符合判处缓刑条件的,法院一般会判处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犯罪未遂怎么认定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犯罪未遂认定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对于结果犯,行为人仅仅实现了其实施犯罪的故意,没有实现其犯罪的目的或犯罪结果的故意。对于实行犯,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也没有完全实现,即行为人欲实施完毕的行为没有实施完毕。不论行为和结果,都是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必要组成部分;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 三、保险诈骗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 保险诈骗罪既侵犯了保险公司的财产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保险制度。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合同约定的或者被保险时可能发生的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商业保险行为是指保险人死亡、伤残、患病或者达到合同规定的年龄、期限,应当承担支付保险费责任的行为。保险制度是保证经济生活的稳定和特定危险事故造成的损失。 这种犯罪的对象是保险金。保险金又称保险金额,是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行为人诈骗保险公司除保险资金以外的其他财产的,不构成本罪。 (二)、客观要件 保险诈骗罪客观上表现为以下五种情形: 1、被保险人故意虚构保险保险标的,骗取保险费 2、被保险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编造发生保险事故的虚假理由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费。 3、被保险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捏造未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4、被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并诈骗保险费 5、投保人和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残疾或者疾病的,应当以欺骗方式取得保险利益。 (三)、主体要件 该罪行的主题是一个特殊主题,只能由被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组成。被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可以是具有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人员受保险合同保险并有权领取保险金的人。 (四)、主观要件 这种犯罪只能是主观故意构成,具有非法占有保险金的目的。行为人因过失造成保险事故,或者认为实际发生的保险事故没有因理解错误而发生,或者因误算而谎报事故损失,从而取得保险金的,不构成犯罪。至于此罪的目的,可以在保险前或保险后提出。也可以在保险事故发生之前或之后生产。犯罪意图发生的时间不影响犯罪的性质,但在量刑时可以认为是适当的情形。 确定了具体的案件情况就可以分析出保险诈骗未遂有缓刑吗,只要犯罪情节轻,而且本人也有悔罪的表现一般可以适用缓刑的条款,缓刑就是暂缓执行,只要在此期间不违反法律的规定,那么之前所判的刑期都是可以不用再执行的。阅读了本篇文章,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