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征地拆迁时怎样处理合同纠纷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一、征地拆迁时怎样处理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处理。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二十五条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 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二、拆迁合同纠纷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一)原告和拆迁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拆迁纠纷起诉后怎么确定举证责任? 1、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3、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四、拆迁合同满足哪些条件才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五、拆迁合同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拆迁当事人的姓名、名称、住所地、通讯地址等基本情况。 2、拆除房屋的有关情况,包括房屋的座落地点、结构、楼层、面积、质量、间数以及附属设施等等。 3、补偿方式、金额和时间。 4、房屋估价。 5、拆迁安置办法。 6、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停业补偿费的支付。 7、搬迁期限和过渡期限。搬迁期限是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自行搬迁的时间界限,这一期限是用来约束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的。 8、违约责任。 综上,征地主管部门和被拆迁人在拆迁时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处理合同纠纷,一般拆迁补偿协议发生法律效力以后应该履行应尽义务。如征地主管部门要按照协议约定支付补偿金或者提供安置房,而被拆迁人在享受了相关的补偿政策以后应该承退被拆迁房屋。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