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根据规定购买赃物判刑吗?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解答

一、根据规定购买赃物判刑吗?

1、购买赃物可能会判刑,也有可能不会。买赃物是否犯法,要视购买的具体情况而定:

(1)行为人主观上不知道是赃物而购买的,一般不以犯罪论;

(2)行为人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则涉嫌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3)虽明知是赃物而购买,但是情节轻微,而不作犯罪处理。一般符合以下三个标准:

①行为人购买赃物的目的是自己用,主要是出于生活中使用的目的而购买,如去买一个自行车、摩托车来自己出行方便;

②所购买的这个赃物的价值不是很大;

③行为人认罪、悔罪并且退赃、退赔的。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3)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4)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5)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司法解释对掩饰、隐瞒涉及机动车、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权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认定“情节严重”已有规定的,审理此类案件依照该规定。

二、实施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人,会构成抢劫罪等的罪名吗?

1、实施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人,会构成抢劫罪等的罪名。

事前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等犯罪分子通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以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等犯罪的共犯论处。

2、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不一定构成犯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1)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2)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3)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4)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数额怎么确定?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数额,应当以实施掩饰、隐瞒行为时为准。

收购或者代为销售财物的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的,以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价格计算。多次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未经行政处罚,依法应当追诉的,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数额应当累计计算。

2、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上游犯罪事实成立为前提。

上游犯罪尚未依法裁判,但查证属实的,不影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认定。上游犯罪事实经查证属实,但因行为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等原因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认定。

行为人主观上不知道是赃物而购买的,一般不以犯罪论。但如果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则涉嫌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对购买赃物判刑吗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