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分类
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下列情形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以后每满一年,增加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但经济补偿总额不超过二十四个月的工资。
同时,劳动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单位规章制度的;
(二)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的财产或者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三)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经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相关词条

  • 不签劳动合同赔偿

    不签劳动合同赔偿,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订立确立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若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则应当对劳动者给予赔偿。

  • 劳动合同赔偿

    劳动合同赔偿,是指劳动者或者用工单位违反了双方之间订立的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应按照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给予对方的赔偿。

  • 终止劳动合同补偿

    终止劳动合同补偿,是指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认可用人单位还是要终止劳动合同引起的纠纷,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 劳动合同变更补偿

    劳动合同补偿金,是指劳动合同因法定事由解除或者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一定数额的补偿金。

  • 劳务派遣侵权纠纷

    劳务派遣侵权纠纷,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用工形式当中,发生的因侵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权益所发生的纠纷。

  • 加班费补偿

    加班费补偿,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用人单位需另外给予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 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是指对业已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一般指财产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