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武器
分类
解答

一、概念

武器,又称为兵器,是用于攻击的工具,也因此被用来威慑和防御。当武器被有效利用时,它应遵循期望效果最大化、附带伤害最小化的原则。任何可造成伤害的事物(甚至可造成心理伤害的)都可称为武器。

二、分类介绍

       武器家族,成员众多,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成员层出不穷,各有特色。由于武器是在矛与盾的对抗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呈现出名目繁多,相互兼容的特点,给武器分类带来了许多困难。从大的方面讲,按战争中的作用可分为战略武器、战役武器、战术武器;按毁坏程度和范围可分为大规模的杀伤破坏武器和常规武器;按使用的兵种可分为陆军武器、海军武器、空军武器、防空部队武器、海军陆战队武器、空降部队武器和战略导弹部队武器等。   

       还有其他划分,按照人们的习惯划分,可分为14种   

       1:枪械,包括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和特种枪。  

       2:火炮,包括加农炮、榴弹炮、火箭炮、迫击炮、高射炮、坦克炮、反坦克炮 、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等。   

       3:装甲战斗车辆,包括坦克、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等。   

       4:舰艇,包括战斗舰艇(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导弹舰等)、两栖作战舰艇(两栖攻击舰、两栖运输舰、登陆舰艇等)、勤务舰艇(侦察舰船、抢险救生舰船、航行补给舰船、训练舰、医院船等)。  

       5:军用航天器,包括军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6:军用航空器,包括作战飞机(轰炸机、歼击机、强击机、反潜机等),勤务飞机(侦察机、预警机、电子干扰机、空中加油机、教练机等)直升机(武装直升机、空中运输直升机等)无人驾驶飞机、军用飞艇等。   

       7:化学武器,包括装有化学战剂的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和化学地雷等。   

       8:防暴武器,包括橡皮子弹、催泪瓦斯、炫目弹、高压水枪等。   

       9:生物武器,包括生物战剂(细菌、毒素和真菌等)及其施放装置等。   

       10:弹药,包括枪弹、炮弹、航空炸弹、手榴弹、地雷、水雷、火炸药等。   

       11: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和能量较大的核弹头等。   

       12:精确制导武器,包括导弹、制导导弹、制导炮弹等。   

       13:隐形武器,包括隐形飞机、隐形导弹、隐形舰船、隐形坦克等。   

       14:新概念武器,包括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动能武器(动能拦截弹、电磁炮、群射火箭)、军用机器人和电脑“病毒”等。

       15:刺刀武器,63式自动步枪曾经用于援助柬埔寨抗越,据说当时柬埔寨士兵为了看这称得上世界上最强悍的三棱刺刀威力如何,就开始拿战俘实验,据说一旦被刺中绝无生还(枪刺上的枪油等杂物对伤口的愈合有阻碍作用,这就是为何人们说枪刺有毒的原因)。

不凡的外形确实让敌人胆寒!

三、关于战争

       武器与战争进程息息相关,并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个时代的世界政治进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战壕和机枪群为基础的防守证明优于进攻,因此一战主要以阵地僵持战为主,一战期间,防守的武器优于进攻武器,冲锋枪、火炮、毒气、战列航的成熟,主导了战局。在一战后期出现的新式武器,坦克、飞机还有仍有众多不完善之处,只能是一战的战场插曲。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情况就逆转过来了,坦克、飞机、航母、潜舰为主的陆海空新式武器的优势得到了发挥,主导了战局,这一时局被证明是进攻强于防守。纳粹基于坦克与飞机集群的闪电战、美日以航母以主的突击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二战呈现出整片整片的大陆来回易主,整个战线具有极大的流动性,也造成了往甚于一战的破坏性、毁灭型结果。   

       二战后的六十年,攻防武器都有很大的发展,总的来说,防御型武器的发展更令人振奋,当然如此,防御型的武器成长往往和和平关联在一起。雷达技术的成熟,各类反坦克武器、防御型导弹、反导系统的成熟,单兵武器系统的成熟,以及现在的热门话题“导弹防御体系”的出现,都帮助武器的攻防系统,从二战一边倒的局面,逐步向防御型武器平衡。进攻型武器上除了导弹技术的成熟、卫星、定位技术的成熟,最重要的一个革命是无人作战系统的出现,机器人战争可能就在不远的未来在这片大陆上出现。   

       谈到军事武器,我也注意到中国在面向“蓝海”战略之际,航母派和核潜舰派争执不下。个人首先出现的想法,是是否能够开发出新的武器系统。我总认为大海是令人敬畏的,大海由水组成,蕴含无穷的能量,如果有一种新的武器系统能借助大海本身的能力,一定令人生畏。另外,海水是导电体,是否可以通过类视电离武器的投弹,入水时产生瞬间极高压电流,破坏整个舰队的电子设备,甚至舰体人员,从而彻底改变,海洋武器称霸的时代,变海洋武器的优势为劣势。因此,劳民伤财跟在别人后面走,并非良策。

四、未来发展

       随着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推进军事转型,构建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武器装备的目标牵引。军事大国正加紧调整军事战略,以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继续加快核威慑力量建设美国在加快削减库存核弹头数量的同时,启动核武库及基础设施全面转型计划,拟制了2030年左右建成灵活反应的核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批准“可靠替换弹头”项目进入初始设计阶段,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制造出安全可靠的新型核弹头。美国核威慑力量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保持相对较小核武库规模的同时,建设强大的核武器研发与生产能力,以实现可信而有效的核威慑。有关研究认为,具有战略威慑作用的常规武器出现,可减少对核武器依赖,提高战略威慑的灵活性与可信度,使战略武器的威慑与实战界限趋于模糊。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步伐加快美国继续推进多层导弹防御系统发展:进行了空空导弹拦截助推段弹道导弹飞行试验;利用两枚"标准-3"拦截弹同时拦截两枚近程弹道导弹,首次演示了“多对多”的实战防御能力;海基末段拦截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空间是人类军事发展中新的战略制高点。当前,军事航天大国围绕“进入空间、利用空间和控制空间”正展开激烈竞争,军事航天装备创新发展举世瞩目。大力推进军用卫星系统发展目前,增强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仍然是各国军用卫星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比如,美军将航天预算的70%用于发展军用卫星系统;2007年发射了首颗“宽带全球卫星通信”卫星等;其“转型卫星通信”系统、“先进极高频”通信卫星、“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和“天基红外系统”等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五、国际法规

国际人道法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将促进国际人道法的实施和发展作为其职责的一部分,努力保证正在使用和研发的武器符合现存规则。禁止战斗员使用本质上不分皂白的武器或在性质上所造成的痛苦大于使战斗员“丧失战斗力”所需之痛苦的武器。仅以此为基础也可以禁止使用违反“公众良知准则”的武器。禁止使用对自然环境造成广泛、长期和严重损害的武器。

具体条约(英文)禁止或限制某些武器的使用,例如 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激光致盲武器或燃烧武器或在人体内易于爆炸或变扁平的子弹。

关注国际人道法是世界范围内的禁止杀伤人员地雷运动的核心。该运动以1997年《关于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及销毁此种地雷的公约》(渥太华公约)而告结束。关注国际人道法也是旨在预防并补救战争遗留爆炸物之后果所达成的新国际协议的基础。

武器相关词条

  • 过失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

    过失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是指过失地将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提供给武装部队,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过失损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

    过失损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是指过失损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行为。

  • 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

    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行为。

  •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是中国刑法的罪名之一,是指故意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行为。

  •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是指明知是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而提供给武装部队的行为。

  •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是指军人采取盗窃或者抢夺的方法,非法占有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行为。

  • 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

    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是指军人及非军人非法出卖或者转让武器装备的行为。

  • 走私武器、弹药罪

    走私武器、弹药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武器、弹药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 武器装备肇事罪

    武器装备肇事罪,是指违反武器装备使用规定,情节严重,因而发生责任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 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

    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是指军职人员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未经有权机关批准而自行将编配的武器装备的改作其他用途,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