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预防接种制度
分类
解答 预防接种制度法律解释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依据:预防接种制度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
2.义务和权利:预防接种制度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公民应当按照规定接受预防接种,同时有权了解疫苗的情况和接种后的效果。
3.接种程序:预防接种制度规定了接种程序,包括接种的时间、地点、方式、剂量等,同时规定了接种记录的管理。
4.疫苗管理:预防接种制度规定了疫苗的管理,包括疫苗的生产、质量控制、流通、储存和使用等。
5.违法行为和处罚:预防接种制度规定了违法行为和处罚,包括未经授权进行疫苗生产、销售等违法行为,将受到行政和刑事处罚。
总之,预防接种制度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法律解释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接种程序、疫苗管理以及违法行为和处罚等方面,为保障公众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

预防接种制度相关词条

  •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一般反应,是指在免疫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与上述机构业务活动相同的单位。

  •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