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审判公开原则
分类
解答

一、审判公开原则的内涵

审判公开是一项民主的审判原则,已为现代各国立法所普遍规定,《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 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也予以确认,从而成为国际性的刑事司法准则。我国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刑事 诉讼法第11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这就是我国刑事诉讼中公开审判原则的法律依据。

就公开的内容而言,审判公开包括审理过程的公开和审判结果公开,也可以说审理公开和判决公开。审理过程公开就是要公开开庭,当庭调查事实和证据,当庭进行辩论;审判结果公开就是要公开宣告判决,包括公开判决的内容、判决的理由和依据。

就公开的对象而言,审判公开包括向当事人公开和向社会公开。向当事人公开要求法庭开庭审理,而 不得进行书面审理,案件事实与证据的调查应当在当事人的参加下进行。向社会公开就是允许公民到场旁听审判过程,允许新闻记者向社会公开报道审判活动和审判 结果。实际上,允许公民旁听和允许记者公开报道也可以理解为审判公开的形式。

二、审判公开原则的要求

为实现公开审判,人民法院应做到以下两点:

1.对于依法应当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在开庭前将案件的案由、被告人姓名以及开庭的时间、地点, 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公之于众,以便群众能够到庭旁听,记者到庭采访。刑事诉讼法要求凡是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 庭时间和地点。司法实践中,公布的方法,多是采用在法院门前公告牌公告的形式。对于影响较大或者教育意义深刻的案件,可采取新闻媒体报道等其他适当方式。

2.建立一套与公开审判原则相配套的,便于群众旁听、记者采访的具体的工作制度,如旁听证发放制度、安全检查以及法庭安全保卫制度等,为群众旁听、记者采访提供切实的便利条件。

三、审判公开原则的意义

审判公开是诉讼民主的重要表现,是实现诉讼公正的重要保证。审判公开原则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审判公开将审判活动置于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之下,有利于实现审判的公正性。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可以促使法院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贯彻各项审判制度,尊重和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准确适用法律,作出公正的裁判。

2.有利于增强刑事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审判公开增强了刑事司法的透明度,并且将刑事审判过 程和审判结果置于当事人和公众的监督之下,不仅有助于防止司法腐败和司法权的滥用或专横行使,而且有利于当事人和公众对国家刑事司法活动的认同、信任和尊 重,从而有利于提升刑事司法的公信力,增加刑事司法的权威性。

3.审判公开有利于加强法制宣传,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审判公开,公民有权旁听审判,记者可以 报道,这也是让公民参与司法过程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培育公众的法律意识,增强民主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审判公开使审判过程成为教育当事人和公众增强 法制观念的重要形式,从审判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当事人和公众可以丰富法律知识,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提高公民同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审判公开原则的例外

为了保护更重要的利益,各国法律都规定了审判公开原则限制适用的特别情形。这种限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庭评议不公开;二是对部分案件不公开审理。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审判公开原则适用的限制性规定与国外基本上相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3条的 规定,下列案件不公开审理:(1)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其目的是防止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利益。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根据保密法确认。(2)有关个人隐私的 案件。如强奸案件等。其目的是保护被害人或者其他人的名誉,防止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3)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不公开审理的案 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审判公开原则相关词条

  • 不公开审理案件

    不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活动时,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其他正当事由,对案件不进行公开审理的司法审判制度。下列案件,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3、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4、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5、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6、法律另由规定的其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 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国家安全案件、离婚、涉嫌当事人隐私、商业机密的案件时,对案件不进行公开审理的司法审判制度。

  • 公开审理

    公开审理是指仲裁庭不采取保密措施排斥外界知晓当事人发生的争议事实和仲裁程序的进行情况的仲裁审理方式。公开审理是开庭审理的基本方式,如无法律的特殊规定,一切民事案件的审理,均应公开进行。公开审理民事案件,使整个诉讼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防止法官专断。

  • 公开审判

    公开审判,是指法院审理案件公开进行。在我国,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开庭审理时未满18周岁)犯罪以及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外,一律由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仍公开进行。

  • 公开审判原则

    审判公开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即把法庭审判的全部过程,除休庭评议案件外,都公之于众。

  • 公开审判制度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向群众、向社会公开的制度。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除不予公开和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律依法公开审理,同时,不论是否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均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是相对于秘密审判而言的。公开审判取代秘密审判是诉讼制度文明进步的表现。在封建专制社会,审判多在秘密状态下进行,审判过程不仅不公之于众,甚至在当事人之间也相互隔离。秘密审判的不合理性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受到进步思想家的猛烈批判。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公开审判制度逐渐成为现代各国的一项重要诉讼制度。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