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集资诈骗罪共犯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分类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解答

一、集资诈骗罪共犯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集资诈骗共犯的认定:

集资诈骗主体须是二人以上,要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以及共同的犯罪行为。其中,共同的犯罪故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共同故意要求各共犯人主观上具有意思联络,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的实施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二、如何认定集资诈骗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八)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三、集资诈骗行为罪与非罪如何区分

认定集资诈骗罪,应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对骗取数额较小资金且情节较轻的行为,不宜认定为犯罪。但情节严重的,即使实际上没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也应认定为集资诈骗未遂。对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在特定范围内(如面向单位职工)筹集资金,即使使用了一定欺诈手段的,也不能认定为犯罪,而应当按债务纠纷处理。

集资诈骗等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对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既不能单纯根据损失结果认定,也不能仅凭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认定,而应当根据案件的全部情况具体分析和判断。行为人的部分非法集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对该部分非法集资行为所涉集资款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非法集资共同犯罪中部分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他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行为和目的的,对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人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四、集资诈骗罪如何量刑

1、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

4、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在量刑时,不能仅以集资诈骗的数额为根据,还要考虑诈骗手段、诈骗次数、危害结果等情节。

集资诈骗罪共犯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都是刑法意义上的行为,如果是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的,不能构成共同犯罪。本篇文章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存在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专业律师进行沟通。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4: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