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70岁老人家袭警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70岁老人家袭警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判定袭警犯罪之法定标准主要涵盖如下要素: 首先,行为主体须实际施行袭警之行径,具体表现为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对依法执行职务的警察进行阻挠; 其次,该袭警行为需出于行为者之故意,即行为主体明确知晓自身正在妨碍警察履行职权却依然蓄意为之; 最后,袭警行为需达到一定严重程度,足以对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构成实质性阻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二、70岁老人盗窃罪怎么处理 1、年满七十周岁亦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与人权保障。 2、对于盗窃案件,需依据盗窃物品的价值判断罪责和法罚程度。若涉嫌构成盗窃罪,需依据涉案金额以及犯罪情节等因素由法院厘定罪罚。需要指出的是,年满七十周岁者并非法定从轻处罚的条件,只有年满七十五周岁者方可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待遇。 此外,如有其他特殊规定,则应遵循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关于是否构成盗窃罪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那些存在小偷小摸行为的人,如果他们因为遭受灾害而生活困苦,偶尔实施了盗窃行为,或者是被胁迫参与了盗窃活动且未分得任何赃物或仅分得少量赃物的,那么这些情况可能不会被视为盗窃罪,但必要时,相关部门仍有权给予适当的处罚。 同时,我们也要将偷窃自己家人或近亲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区分开来。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这类案件,通常情况下可不按照犯罪处理; 然而,如果确实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话,在处理过程中也应对其与社会上作案的人员有所区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盗窃公私财物已经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如果情节轻微,并且符合以下任一情形,都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1、已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能够全额退还赃款、赔偿损失的; 3、主动向公安机关自首的; 4、被胁迫参与盗窃活动,没有分得任何赃物或只分得少量赃物的; 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的情况。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袭警罪的认定标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行为人必须实施了包含暴力和威胁在内的各种手段以阻碍警察依法执行职务;这种行为必须是出于故意之目的而为,即行为人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干扰警察的正常行使权力;同时,该行为还需要达到严重程度,确实给警察执行职务带来了实质性的干扰。只要上述各个方面均能得到满足,便可被视为构成袭警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