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鉴定 |
解答 |
一、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 1.递交申请: 雇主或实施就业行为的主体以及伤员及与其有法定赡养抚养关系的近亲属都可向所在行政区域设立的市级劳动功能能力判定机构提交相关申请; 2.审查阶段: 接下来,劳动功能能力评定机构在收到上述组织或个人的劳动功能能力评定申请文件之后,需要针对所有材料是否齐备并具法律效力进行初步评估和核实; 3.组织鉴定: 劳动功能能力评定机构在受理劳动功能能力评定申请后,从早已建立的医学专家库中随机挑选出3至5位具备专业资质的专家成员组成专家小组进行深入研究; 4.出具结论,送达当事人: 最后,劳动功能能力评定机构将根据专家小组的研究意见,在收到劳动功能能力评定申请起的60个自然日内,正式对外发布劳动功能能力评定结论,并递交给当事人。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二、如何进行劳动仲裁起诉 关于劳动仲裁流程的相关事项: 首先,劳动者须从自身合法权益受侵害之日算起,在一年之内向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的劳动仲裁申请; 其次,该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诉人的仲裁申请之后的五个工作日内进行仔细审查与答复; 最后,由三位仲裁员组成专门的仲裁庭,依照全面了解及查证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公正地作出仲裁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在任何情况下,雇主、受伤人员以及其相应的法定赡养亲人皆有权利向坐落在各市行政区划内设立的劳动功能能力评判机构提出评定申请。在收到所有相关信息及文件齐全且具有有效性之后,该机构会首先着手于程序上的审查工作。从此开始,依照专家库中的备选名单,随机选定3至5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小组,对申请者的个人情况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评估。整个评定过程将在60个自然日内完成,在此期间,评估小组将根据每位专家发表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一份详尽的结论报告,并将之送交至申请人手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