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挪用资金罪不够立案标准怎么办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挪用资金罪不够立案标准怎么办 1.倘若在挪用公款的情况下,尚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那么这就属于严重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的范畴,相关单位有责任对此进行赃款的追回,同时也应对违规者施以行政处理或处分措施。 2.所谓挪用资金罪,乃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相关机构的员工在履行职责之时,利用职务上之便,将本单位资金擅自挪作他用,或是借予他人,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仍未偿还;或者虽然未超过三个月,但是数额较大,用于营利性活动;抑或是从事非法活动等行为。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挪用资金罪开庭怎么处理 关于挪用资金案的诉讼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是庭审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接着进入到紧张而有序的法庭调查阶段;在此之后则进入到了举证与质证环节;紧接着便是关键性的法庭辩论阶段; 最后的环节为被告人做最后陈述以及法官宣读判决书。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处理公诉案件时限应在收到起诉书副本之日起两个月内进行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1. 尽管公款私用尚未达到刑法规定的刑事立案标准,然而这已经构成了严重的行政纪律问题。涉事部门有必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追查并收回所有不符合常理的相关款项,同时要对所有涉及违规行为的人员进行严肃的行政处罚。2. “挪用资金罪”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在职务上滥用权力,将公司财产以不正当的方式进行借贷,无论是超过约定还款期限且数额较大,还是将其用于个人盈利或者从事非法活动,都将被视为犯罪行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