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侵占罪和资金挪用罪哪个严重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职务侵占罪和资金挪用罪哪个严重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职务侵占罪实质上对被侵犯的财产权合法性的侵犯,相比之下,挪用资金行为仅仅涉及到财产使用权的短暂转移,无疑是更为严重的违法行为。 其次,职务侵占罪主要是针对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内部工作人员,通过利用自身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的行为,其犯罪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即可构成犯罪。这种情况下的“单位”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有性质的组织,同时也涵盖了私营企业等非公有性质的组织。 然而,对于“单位资质”这一概念,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行为人实施职务侵占行为时,必须充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通过自己对单位财物的主管、管理、经营、经手等方式来实现。但是,这里的“管理”、“经营”、“经手”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简单经手,而是指对单位财物的实际支配和控制;换句话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际上是指利用本人职务上所拥有的对单位财物的自主决策或处理的权力、职责,而不仅仅是利用工作机会。 最后,挪用资金罪则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挪用本单位资金供个人使用或借予他人使用,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尚未偿还,或者虽然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且用于营利性活动,或者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职务侵占罪该如何起诉法院 职务侵占罪作为一种典型的公诉类犯罪,其审理程序通常由人民检察院负责起诉事宜。在犯罪事实得到充分查明且证据确凿无误的情况下,检察院有权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提起诉讼的决定,同时依照审判权限的有关规定,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诉讼文件和相关证据资料,正式启动刑事诉讼程序。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职务侵占罪侵害的是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制度,相较于挪用资金的行为更加严重。这一罪行主要针对公司内部员工对企业财产的非法占有,当其所涉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时,即可被视为刑事犯罪。而挪用资金罪则是指企业职工滥用职权,擅自将单位财务挪作私人或者他人之用,一旦涉及到的数额较大并且超过了相关法规规定的偿还期尚未偿还或者被用于违法活动,就会触犯该罪名。尽管这两种犯罪都与职务便利有关,但是它们的本质和产生的后果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