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人的遗嘱怎样可以生效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一、老人的遗嘱怎样可以生效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是有效的: (1)由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2)立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3)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4)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 (5)遗嘱应为缺乏劳动能力而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立遗嘱人所立的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只要遗嘱内容合法、形式要件完整即可。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二、老人的遗嘱如何算胁迫 关于胁迫的定义和性质,我们首先要明确: 它通常表现为对当事人及其近亲属的生命、健康、名誉、信誉及财产等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或者施加压力于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声誉和财产,以此来迫使另一方做出与其内心真实意愿不符的决策。 而在遗嘱问题上,其核心在于遗嘱内容必须真实可信。 如果有人故意用非法的方式对遗嘱人实施威胁,进而引发遗嘱人产生恐慌心理,从而被迫违心地表达不情愿的决定,那么这种情况下的遗嘱将被视为无效。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明确条款规定: “自然人有权根据该法规定设立遗嘱,对个人财产进行明确支配,同时还可委任遗嘱执行人来协助履行相关职责。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遗嘱自由原则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支持。 遗嘱作为一项单方面的民商事行为,只要遗嘱人发出明确的意思表示,即可完成有效设定,不受制于遗嘱关联方知情与否,但只有当被继承人过世之后,遗嘱才能正式生效。 又因为遗嘱是遗嘱人专属的民事法律行动,属于在遗嘱人生前自行对自身财产的处置,不能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或是代理人的干预。 最后,正如遗嘱乃死者身后法律行为之一,其感化力仅限于遗嘱人去世之后,方能显现出法律效力。 然而,当出现胁迫的状况时,遗嘱可能会被判定为无效。 然而,在法律层面上,主张遗嘱无效的一方需承担较高难度的举证责任。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规定,胁迫须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较一般民事案件中的标准更加严格。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证明受胁迫而订立遗嘱往往极具挑战性,特别是当这种行为发生在亲属之间,少有人会备有现场视频录影以记录全过程。 这就意味着,一旦遗嘱人故去或者由于遗嘱引发争议,再想证明存在欺诈或胁迫便愈发艰难。 所以,如果其他继承人了解到遗嘱人确实因受到胁迫签订了遗嘱,应当在胁迫状况得以缓解后,协助遗嘱人向有关部门报案,寻求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如此不仅有利于固定证据,方便今后维权,更有助于遗嘱人在事后依照自身真实意愿重新订立遗嘱。 在创建新的遗嘱时,建议充分开展全程的录音录影工作,同时详细注明原遗嘱乃是基于欺诈、胁迫之因而订立,那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多份遗嘱,内容相互抵触者,以最终遗嘱为准”的规定,将有力维护立遗嘱人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是有效的: (1)由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2)立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3)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4)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 (5)遗嘱应为缺乏劳动能力而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立遗嘱人所立的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只要遗嘱内容合法、形式要件完整即可。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