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过失犯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过失犯吗 在一般的情况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往往被视为一种故意犯罪;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状况下,此罪也有可能表现为过失犯罪。所谓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采用犹如放火、决水、爆炸或投放危险物质等相同或相似程度危险行为,从而对公共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违法行为。在司法实践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如果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导致其实施了某项具有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同等程度危害公共安全性质的危险行为,那么这也有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过失犯罪形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对于成功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将面临以下严厉制裁措施: 在采取了危及广大公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危险行为后,尚未导致严重伤害或其他巨幅财产失灵等严重后果的情况下,犯罪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不等有期徒刑; 而对于当其危险手法导致他人身体受到极高程度的伤害、遭遇死亡或给公共财产带来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时,罪犯将会被处以至少十年以上,最长达至终身监禁或是执行死刑的严厉处罚。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以危险方法危害社会安全罪怎么判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通常被视为故意犯罪,但特定情况下可构成过失犯罪。该罪名涉及的行为包括类似纵火、泄洪、爆炸或散布危险物质等高风险活动,危害公共安全。若行为人因疏忽或过度自信而实施此类行为,也可能被定性为过失犯罪。 四、以危险方法危害社会安全罪怎么判 利用非法方法危害公众安全罪,是一项极具重大影响的刑事犯罪。其所面临判决的程度,需依据犯罪行为的严重性而定。若尚未对社会产生严重影响,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然而,倘若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使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遭到重大损失,则可能被判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的重罚。例如,在公开场合擅自架设电网、驾驶车辆冲撞人群等危险行为,一旦具备了威胁到众多不特定人员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以及重要公共财产安全的可能性,便有可能触犯该重罪。在实际的司法审判过程中,法官将会全面地考量被告人的主观恶意、犯罪手段、损害结果等多方面因素,从而进行量刑裁决。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通常被视为故意犯罪,但特定情况下可构成过失犯罪。该罪名涉及的行为包括类似纵火、泄洪、爆炸或散布危险物质等高风险活动,危害公共安全。若行为人因疏忽或过度自信而实施此类行为,也可能被定性为过失犯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