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追诉时效起止点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诉讼 |
解答 |
一、刑法追诉时效起止点是什么 关于刑法所规制的犯罪追诉时效之开始计算时间,通常情况下会以犯罪发生之日为起点进行计算; 但是当犯罪行为存在连续以及持续的状态时,则需自犯罪行为终止之日起进行计算。 此处所述之犯罪之日,通常情況下系指犯罪得以最终成立的日期。 至于追诉时效的“终点”,主要是指法律规定的不再对此类犯罪实施追诉的期限。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已经对相关案件展开立案侦查工作,或者在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案件之后,若犯罪嫌疑人试图逃避侦查或审判,那么其将无法受到追诉时效的限制。 此外,如果被害人在此期间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提出控告,但上述部门却拒绝立案处理,那么同样也不会受到追诉时效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二、刑法追诉时效的概念及种类如何的 追诉时效乃刑事法律明确规定之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任何犯罪若经法定时期之泛过去,其刑事责任将被免除。 具体来说,(1)依刑法规定,对于最高刑期未达到五年有期徒刑的罪犯,追诉时效为五年; (2)而对于最高刑期在五年至十年有期徒刑之间的罪犯,追诉时效则为十年; (3)对于最高刑期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间的罪犯,追诉时效定为十五年; (4)此外,对于法定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和死刑的罪犯,他们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 如有人于二十年后仍向司法机构提起追诉,需首先上报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核准。 超过此期间,追诉时效即告终止,且不再进行追诉。 值得注意的是,若在司法机关立案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均试图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不受上述有效期之约束。《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刑法追诉时效的延长规定是什么 刑法中规定的追诉时效延长,主要涉及到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以及国家安全机关在接到报案之后立案进行调查或在事例提交至人民法院后,相关人员有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行为时,其应受的追诉期限将不再受到限制。此外,如果在追诉期限内,受害者能够提供确切的证据并对被告方提起控告,那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应对此实施立案,但如若拒绝予以立案,追诉期限也将不受限制。这种追诉时效的延长法令设计初衷在于严防任何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逃脱司法追究责任的犯罪行为,以期维护社会的公正正义和法制权威性。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关于追诉时效的具体计算,这是一个相当严谨复杂的法律议题,必须根据每个具体事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的推断与判断。 犯罪追诉时效通常从犯罪成立日起算,连续或持续犯罪则自终止日起算。时效“终点”为法律不追诉的期限。侦查、受理案件后,嫌疑人逃避不受时效限。被害人控告遭拒,亦不受时效约束,确保正义不因时效而遁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