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用人单位有处罚权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公司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用人单位有处罚权吗 用人单位是否具有处罚权 在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体系中,并未赋予用人单位实施罚款的权力。 然而,部分其他法律却有所明确,即当劳动者因个人行为而给用人单位带来相应损害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当用人单位将员工的不当行为视作违反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进而实施惩处手段(通常为罚款)时,其行为实际上构成了非法。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用人单位有权调整工作岗位吗 在用人单位和劳动工作者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他们有权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进行适当调整,然而此举却无法由任何一方单独完成。 但是,如果劳动者不能完全适应其所在的工作岗位,且经过对其的工作内容或工作职责进行适当的调整后仍然未能达到这一要求,那么用人单位便有权利以无过错形式解除与该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三、用人单位有权利调岗吗 用人主体在特定情形之下具备调动员工岗位之权限,但此举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劳动合约的相关约定。通常情况下,若该用人主体出于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而进行岗位调整,且新职位并未显著降低劳动者的薪资福利待遇,同时也没有带有侮辱性质或惩罚性的特征,并且该用人主体已事先完成了与劳动者之间的必要协商程序,那么这样的岗位变动通常会得到认可。然而,如果劳动合同中已经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而用人主体却在未经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岗位调整,这有可能构成违反合同的行为。对于这种不合理的岗位调动,劳动者有权予以拒绝。倘若因此产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而言之,用人主体在进行岗位调动时应当遵循合法、合理以及公正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用人单位并无罚款权。尽管有法律规定劳动者因个人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赔偿,但用人单位不能因此对员工进行罚款。将员工不当行为视为违反规章制度并罚款,属非法行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