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盗窃罪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
解答 |
一、未成年盗窃罪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对于涉嫌盗窃犯罪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方而言,若欲寻求取保候审之途径,往往需满足如下几个关键性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其自身并不具备明显的社会危险性,即在释放之后不会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其次,案件的相关事实已经基本查清,证据链条完整且充足,同时预计可能面临的刑事处罚程度相对较轻; 最后,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或代理人愿意为其提供担保,并且能够确保该未成年人在被传唤时随时出庭,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未成年盗窃1万多会怎么判刑 1、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未达到法定年龄的少年犯罪者,如年仅16岁,若盗取金额累计达10000元以上,原则上不应被认定为犯罪,也不必承担刑事处罚;2、然而,对于年龄大于16岁但仍处于未成年期且未成年到期前的青少年而言,他们所犯下的盗窃犯罪都应作为未成年人犯罪处理,并予以从轻量刑;3、对于涉案金额较小的犯罪来说,应视情节严重程度判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剥夺部分自主权利,给予罚款。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普及,通过网络渠道进行财物或隐私盗窃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为了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公共使用者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政府制定了一些针对网络盗窃罪的相应刑法制裁条款。所谓网络盗窃罪,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通过破解他人密码、获取账户控制权、修改程序植入病毒等方式,从而使他人有形或无形的财务和资金归自己所有的行为。在此种情况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盗窃应该同样被视为盗窃罪,并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进行量刑处罚。首先,虚拟财产的确具备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因为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主要源于用户在游戏中的操作过程,其价值体现在参与者的劳动投入以及网上活动等方面;再者,很多网络游戏运营中都会存在虚拟货币、装备等可通过购买充值卡的形式获得,这种充值卡实际上就是通过参与者支付现实金钱(真正的货币)换取。《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未成年盗窃家长不赔钱怎么办 当涉及到未成人实施盗窃行为时,家长作为他们的法定监护人理所当然地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然而,若家长拒绝支付赔偿金,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应对:首先,我们应该尝试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协商,明确指出他们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赔偿义务。如果经过多次努力仍无法达成共识,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向当地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强制家长履行赔偿责任。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例如能够证明盗窃行为确实发生过的证据,以及被盗物品价值的相关证明文件等等。最后,法院会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做出公正的裁决。另外,如果未成年人的盗窃行为情节特别严重,已经达到了犯罪的程度,那么他们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欲取保候审,需满足:一、无显著社会危险性;二、案件事实基本查清,证据充分,预计刑罚较轻;三、监护人或代理人提供担保,确保未成年人随传随到,配合调查。满足以上条件,方可申请取保候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