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打人致轻微伤不赔偿怎么判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打人致轻微伤不赔偿怎么判刑 轻微伤不构成刑事犯罪,不会被判处刑罚。 在我国,只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达到轻伤及更严重的程度才构成故意伤害罪。 不过,打人致轻微伤虽不涉及刑事处罚,但仍属于违法行为。 公安机关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打人者实施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与此同时,被打者可以借助民事诉讼,要求打人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相关损失。 倘若打人者拒绝赔偿,被打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作出判决后,被打者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让法院通过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 二、打人致轻微脑震荡怎么处理 轻微脑震荡的受害人在被人袭击后该如何处理? 若行为人因故意伤害而导致受害者出现轻微脑震荡的症状,那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部门可以依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例如,对于情节较轻的情况,公安机构可能会采取五天以内的拘留措施,同时处以二百元至五百元不等的罚款金额;而当行为人的行为被认定为较为恶劣时,公安机构将可能裁定拘留十到十五日之间,并处以五百元至一千元左右的罚款。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行为人为多人共同实施了殴打或伤害他人的行为,并且造成受害者出现轻微脑震荡的症状,那么公安部门在做出处罚决定时将会更加严厉。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三、打人致轻微脑震荡的民事赔偿如何计算 关于轻微脑震荡的刑事民事责任赔偿如何计算的探讨 若受害者遭受了脑震荡,其相关权益应当得到有效保障,其中主要涉及赔偿问题。 相关责任方有义务对受害者因接受医治所产生的各类开支,及因其工作时间的延误而导致的潜在收入,进行全面赔偿。 此赔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医疗费用、财务损失、护理服务费用、交通出行费用、日常住居费用、在医院就诊期间的伙食补贴、必需的营养补充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在探讨打人致轻微伤不赔偿怎么判刑的时候,我们要清楚这其中涉及到多种法律考量因素。一般来说,轻微伤虽未达到轻伤及以上的严重程度,但不赔偿可能面临治安处罚,如行政拘留等。同时,受害者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打人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护理费等相关费用。那如果在治安处罚执行过程中又出现新的情况怎么办呢?还有,受害者提起民事诉讼时证据的收集与保存有哪些要点呢?如果你对这些与打人致轻微伤不赔偿判刑相关的后续问题存在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法律建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