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拖欠工资超过5000要刑事责任吗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拖欠工资超过5000要刑事责任吗 通常来讲,单纯拖欠工资超过5000元不一定会承担刑事责任。 拖欠工资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大多是民事责任。 然而,要是通过转移财产、逃匿等手段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有支付能力却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且数额较大(各地“数额较大”标准不一,一般超过5000元可能符合部分地区标准),经政府相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就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若用人单位仍拒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二、拖欠工资超过三个月赔偿规定是什么 拖欠员工工资超过三个月之法律赔偿规定是什么? 当雇主故意拖延薪资发放超过3个自然月时,倘若其未能在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下达的支付期限内完成支付义务,那么他们应该按照应付金额的50%至100%之间的比例,额外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发出命令督促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延长工作时间的薪酬或经济补偿;如果所支付的劳动报酬远低于法定当地的最低工资水准的话,雇主将被要求补足这部分差距;若是在此基础上仍然未能按时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将会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款项占百分之百的比例,向上百分之五十的比例进行增付赔偿金。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原因和行为: 首先,雇主未能按照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或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准时足额地支付给员工相应的劳工报酬; 其次,雇主在支付员工的薪酬中,未达到标的地区的法定最低工资; 第三,雇主违背员工意愿安排加班,却并没有支付合理的加班费; 最后,当雇员依法结束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雇主未能按照本法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三、拖欠工资超过一年了,还能起诉么 欠薪超过一年,能否进行诉讼? 欠薪达一年或以上者,仍然可以依法对其进行法律诉讼。 若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仍然存在,那么在劳动仲裁的申请过程中是不受到一年时间期限的约束的。 然而,劳动争议的申请仲裁时效仍保持为一年。 该仲裁时效的计算起点应自相关当事人知晓或者应该知晓其权利遭受侵害的那一天开始算起。 《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在探讨拖欠工资超过5000是否要刑事责任时,我们知道这并非简单的判定。如果存在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情况,是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除了刑事责任,拖欠工资还涉及到劳动者如何有效维权的问题,例如劳动者可以通过哪些合法途径去索要工资,需要准备哪些证据等。另外,对于被拖欠工资的劳动者,他们在追讨工资过程中的生活保障又该如何解决呢?如果您对这些与拖欠工资相关的问题还存在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人士将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