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公司贿赂行为有哪些
分类 刑事辩护-贪污受贿辩护
解答

一、公司贿赂行为有哪些

有记录表明,企业间的不当行为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直接向第三方单位或个人支付财物;

其次是在各类商业活动中,不顾国法规定,私自支付各种形式的回扣以及手续费;

最后是为了达到某种非法目的,向公职人员支付财物。这些不道德的行径严重破坏了公正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与此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社会大众的公共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公司行贿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公司行贿罪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主体需为公司等单位,且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其次,行贿数额达到一定标准,一般是三万元以上。再者,若行贿行为情节严重,如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等,即便未达到数额标准,也可认定为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为不正当利益时,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违反法律法规、违反公序良俗等。此外,单位内部决策程序等也会影响对公司行贿罪的认定。总之,公司行贿罪的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严格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三、公司商业贿赂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从法律界定来看,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暗中给予财物或其他好处”以及是否以“排斥竞争对手、争取交易机会”为目的。若经营者给予财物或好处是公开透明的,且与正常的商业交易行为相符,就不属于商业贿赂。

例如,公司为了获取某项工程合同,向负责该项目的政府官员私下赠送巨额现金,这就构成了商业贿赂。而如果公司按照正常的招投标程序参与竞争,并在中标后按照合同约定给予相关人员合理的报酬,这就不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总之,判断是否构成商业贿赂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准确界定其法律性质。

企业间不当行为常见于:违规竞争、价格操纵、商业秘密窃取、合同欺诈、逃税避税、环境违法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市场秩序,也损害消费者权益及公共利益。企业需加强自律,依法经营,共同营造公平、诚信的商业环境。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