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适用转化型抢劫罪的条件有哪些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适用转化型抢劫罪的条件有哪些 在刑法理论中,所谓转化型抢劫罪,即是在犯罪主体已实施盗窃、诈骗或抢夺罪之后,为掩饰、隐藏犯罪所得、抵抗司法机关的拘捕,亦或是销毁证据而当场采取暴力手段或者以暴力恐吓他人,从而构成的犯罪行为。这种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往往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犯罪主体在实施盗窃、诈骗或是抢夺等犯罪行为之前,必须已经完成了这些犯罪行为; 第二,犯罪主体在实施上述犯罪行为后,必须立即采取暴力手段或者以暴力恐吓他人; 第三,犯罪主体采取暴力手段或者以暴力恐吓他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掩饰、隐藏犯罪所得、抵抗司法机关的拘捕,亦或是销毁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 【抢劫罪】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适用抢劫罪共犯的情形有哪些 适用抢劫罪共犯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抢劫行为,各行为人在抢劫过程中起到不同作用,如有的实施暴力,有的负责取财等,均构成抢劫罪共犯。其二,在抢劫犯罪预备阶段,二人以上共同商议抢劫计划并为实施抢劫进行准备工作,如购买作案工具等,也构成抢劫罪共犯。其三,在抢劫犯罪的实行过程中,中途加入的行为人明知他人在实施抢劫行为而予以协助,如为逃跑车辆望风等,同样构成抢劫罪共犯。总之,只要二人以上基于共同故意,在抢劫的各个环节参与其中,就可能构成抢劫罪共犯。 三、怎样认定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情形 转化型抢劫罪,是指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认定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有先前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这是转化的前提。其次,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里的“当场”指实施盗窃等行为的现场以及被人追捕的整个过程。最后,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例如,甲在盗窃后被人发现追赶,为摆脱追捕而对追赶者使用暴力,就可能构成转化型抢劫罪。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不能认定为转化型抢劫罪。 转化型抢劫罪指犯盗窃、诈骗、抢夺后,为掩盖罪行、抗拒抓捕或毁灭证据,当场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的行为。其成立要件:一、前行为已完成;二、随后即刻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三、此行为旨在掩饰赃物、抗拒逮捕或销毁证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