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护权取消手续怎么办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监护权取消手续怎么办 解除监护须依法进行。监护人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或怠于履职,可申请撤销。先收集有效证据,如医院诊断报告、证人声明等。然后向当地法庭提交起诉状,法庭会根据实际情况审理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六条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二、监护权变更需走哪些手续? 监护权变更通常需走以下手续:首先,由现监护人提出变更申请,说明变更原因,如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等。同时,需提供相关证据,如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等。其次,向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提出申请,这些部门会进行调查核实。经审查,认为申请理由成立的,会在法定期限内指定新的监护人。如果对指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最终作出变更监护权的判决。整个过程需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变更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三、监护权变更程序怎样进行 监护权变更通常需通过诉讼程序。首先,由要求变更监护权的一方提起诉讼,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等相关材料,说明变更监护权的理由,如现监护人存在虐待、遗弃等不利于被监护人的情形等。法院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若能达成一致意见,可制作调解书确定监护权变更。若调解不成,则进入庭审阶段,双方需提交证据证明各自的主张,法院会根据双方的抚养条件、对被监护人的关爱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作出监护权变更的判决。整个过程需遵循法定程序和证据规则,以确保变更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监护权的取消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监护人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等。首先,您要准备相关证据,如医院诊断证明、证人证言等,证明监护人存在法定的应取消监护权的情形。然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取消监护权。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