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交通事故中,主次责任如何赔偿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 |
解答 |
律师解析:
根据交通安全法规及相关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以及其他各种交通参与者之间的责任划分为三级七档,具体的责任比例分配详见下表:
(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1.机动车方对事故负有全部责任的,需要负担全额的损害赔偿责任,即100%的赔偿。 2.机动车方在事故中承担的主要责任的,需要负担80%的补偿责任。 3.若机动车方在事故中的对此事故负有相同责任的,则应承担60%的损害赔偿责任。 4.而在此类事故中负有次要责任的机动车方,仅需负担40%的赔偿责任。 5.机动车方对于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相关责任的,那么所涉及到的赔偿责任应当为10%。 6.如果此事故是发生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的城市快速路或高速公路上时,且机动车方对于此次事故无需承担任何责任时,他们只需负担5%的赔偿责任即可。 7.如果经过查明,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并非源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故意行为,机动车方将不再负担任何责任。 8.当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静止状态下的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且机动车方对本次事故并无任何过错时,他们并不需要对此次事故承担任何的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方式: 1.肇事车辆方若是在事故中承担了完全的责任,他们需要负担全额的赔偿责任,即100%。 2.机动车方在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的,他们需要承担70%的负担责任。 3.若双方在事故中的事情等同,各自负有的事故责任都是相等的话,那么他们都可以只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若机动车方在事故中所负责任较轻的话,他们只需要承担30%的赔偿责任即可。 5.如果机动车方在事故中并未产生任何过错,那么他们便不必承担任何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