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违约金超过30有法律效应吗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对于违约金超出30%的情形,其法律效力能否得到认可,不能简单地给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需要从具体案情出发进行分析。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若协议中约定的违约金严重超出实际损害数额时,合同的相对方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相应的裁决与调整。 多数司法实践中倾向于将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数额30%的情况视为“过于高于所遭受的损害”之范畴。 然而,这并不构成严格的衡量标准,在作出评判时常需结合考量合同的履行状况、当事人过错的大小以及潜在的预期利益等复杂多样的因素。 例如,当违约人的行为极其严重,导致守约方承受了不可计量的损失,即便违约金已超过实际损失的30%,仍有可能被判定为合法有效。 相反,倘若违约金明显偏高,且违约行为所引发的实际损失相对较轻,那么超过30%的部分很可能无法获得法律的支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