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款约定利息不明确的情形有哪些 |
分类 | 债权债务-个人债务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进行借款交易时,当事人仅仅通过口头方式达成了关于利息的约定,然而并没有明确地设定具体的利率标准;
或者在书面协议中对此问题的表达含糊其辞,不能够精确地确认实际的利率水平。 例如,可能仅仅提到“适度给予相应的利息收益”,但是并未详细规定具体的金额数字或是具体的计算方法。 这样一来,借款合同中关于利息支付的条款就存在理解上的差异,从而使得我们难以明确定义该笔借款的实际利息状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