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买房卖家欺诈怎么处理
分类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解答
律师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若卖方或其他相关人员实际上运用了欺诈手段对购房者实施了非法诈骗,那么购房者便享有要求出售方承担其所蒙受的经济损失的权利。对于索赔金额,此采规定为购房者支付的房价的三倍。倘若索赔金额低于500元人民币,将按最低限度500元人民币作为赔偿。若商家拒绝予以赔偿,以下途径可供参考:一、投诉调解。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产生消费者权益纠纷之后,消费者可以申请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处理,也就是透过第三方力量对争议双方进行感化劝导以及沟通协调,进而促使双方实现矛盾解决。二、行政申诉。当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出现权益争议时,他们可以寻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协助解决问题,这一机制具有高效性、快捷性、强度高等优势。消费者在决定进行申诉时,通常采取书面形式,明确列出需求、阐述理由以及提供相关事实证据。若能够与经营者达成和解,即可撤销申诉,请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出具调解文书。三、提请仲裁。在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愿意将争议交由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并做出最终判断或裁决的情况下,仲裁具有以下特性:当事人程序简捷、一次性裁定结束、专家仲裁、成本相对较低、保密性高、不影响当事人情感交流等。仲裁费用一般由败诉方承担,但当事人如果获得部分胜利,仲裁庭将会按照各方面的责任程度来确定各自应该承担的仲裁费用。四、提起诉讼。当消费者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依据法定程序展开审判工作。消费者因合法权益受损而提出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4: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