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欺诈卖房怎么赔偿
分类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解答
律师解析:
依据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约定,倘若卖方或任何个人采用欺诈手段对购置房产之买方实施了非法诈骗行为,那么买入房屋的一方便有权依据法律规定责成出售房屋的一方补偿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赔付金额相当于购屋者所支付房价的三倍。但若求偿金额低于500元人民币,则需按照最低标准依法支付500元作为赔偿金。
然而,若出售者未能妥协,消费者可采取一些措施加以应对,具体如下:
首先,投诉调解。当消费者与经营者产生消费者权益纷争之时,寻求消保委调解便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即由第三方机构介入协调冲突双方,化解矛盾,以促进问题的最终解决。
其次,行政申诉。倘若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权益纷争无法通过投诉调解解决,消费者们有权请求有关行政部门协助解决争议,该过程具备高效性、迅速性以及强制力。消费者在启动行政申诉程序之前,通常需要以书面形式列明自己的要求、申辩理由以及相关事实证据。一旦消费者与经营者达成分歧和解协议,申诉即可撤销,同时请求相关行政部门发布调解书。
再者,提请仲裁。在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将争议事项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待调解完成后,仲裁机构须出具判决或者裁定。相较于其他方式而言,仲裁过程凸显出诸多优点,例如:当事人程序简单、裁定结果具有终局效力、注重采用专家仲裁、费用相对较低、保密程度高、对于双方当事人的情感冲击较小等等。
最后,提起诉讼。凡消费者因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之际,均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恳请法院根据既定法规进行公正审理。消费者基于合法权益受损引发的诉讼,其性质属于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
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