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主次责任怎么划分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 |
解答 |
律师解析:
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主次责任的划分主要依据以下这些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方面,倘若非机动车驾驶人以及行人不存在任何过错,那么就由机动车一方来承担赔偿责任。 倘若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存在过错,那么就需要根据其过错的程度,适当地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而要是机动车一方本身没有过错,此时只需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过错推定原则方面,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故意去碰撞机动车而导致的,那么机动车一方就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具体责任比例方面,通常情况下,主要责任一方需要承担70%至90%的赔偿责任,次要责任一方则承担30%至10%的赔偿责任。 不过,这些具体的比例并不是绝对的,必须要根据每个案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判断,比如双方在事故中各自的过错程度、是否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等情况。 在实际的具体案件中,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因素,责任的划分可能会有所差异。 所以,为了能够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建议当事人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 案情回顾: 小朱骑非机动车与小李驾驶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小朱称自己无过错,要求小李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小李则表示小朱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不应由自己承担全部责任。双方对责任划分存在争议,且在赔偿比例上也各执一词。 案情分析: 1、若小朱无过错,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应由小李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小李能证明小朱有过错,可减轻自身赔偿责任。 2、若小李无过错,按规定只需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同时,若小朱是故意碰撞机动车,小李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3、具体的赔偿责任比例要综合考虑双方过错程度、是否遵守交通法规等情况。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