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签字日期可以晚于生效日期吗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通常来讲,合同签字日期与生效日期的关系较为灵活。
合同的生效日期一般是由双方经过协商后确定的,而签字日期仅仅代表着合同签订的那个具体时间点。 只要双方在合同里清楚地约定了生效日期,并且签字行为是基于双方真实的意愿而做出的,那么签字日期晚于生效日期这种情况是完全合法且有效的。 比如,合同规定从3月1日开始生效,然而双方却在3月5日才完成签字,这样的情形在实际中是较为常见的。 不过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地约定生效日期,那么一般就以签字日期当作生效日期。 正因如此,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务必明确约定好生效日期,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可能会出现的法律纠纷。 倘若没有明确约定,一旦出现争议,就可能会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所以,明确约定生效日期对于合同的签订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签订合同,合同未明确约定生效日期。小朱认为签字日期就是生效日期,小李却认为合同从他们商讨的某个日期开始生效,双方产生争议。小朱与小李商讨的生效日期早于签字日期,双方就合同何时生效争执不下。 案情分析: 1、由于合同未明确约定生效日期,按照法律规定一般以签字日期为生效日期。 2、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未明确生效日期是引发此次争议的关键,这警示人们签订合同时务必明确生效日期,避免类似纠纷。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