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债务人担保人能否私下协商免除担保责任 |
分类 | 债权债务-抵押担保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私下协商免除担保责任的相关事宜,需要我们清晰了解其中的要点和风险。
具体内容如下: 一、私下协商需注意法律后果及限制 债务人与担保人确实可以进行私下协商来免除担保责任。 然而,这一行为并非毫无约束,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相关的法律后果以及存在的各种限制条件。 因为法律对于担保责任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旨在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二、合同层面的相关规定 从合同的层面来分析,担保合同通常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若要变更或者解除担保责任,一般是需要经过债权人同意的。 如果未经债权人书面同意,即便债务人与担保人之间达成了免除担保责任的协议,债权人依旧有权要求担保人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 这是因为担保责任的设定,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在整个债权债务关系中有着合理的权益保障需求。 三、协商结果的法律效力 若仅仅是债务人与担保人私下协商免除担保责任,这种约定对于债权人是不产生法律效力的。 不过,如果债权人事后对该协商结果予以追认,那么免除担保责任的约定就可以被认定为有效。 因此,债务人与担保人在私下协商免除担保责任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最好还是取得债权人的书面同意。 案情回顾: 小朱向小李借款,小胡作为担保人。之后小朱与小胡私下协商免除小胡的担保责任,未告知小李。小李得知后,仍要求小胡承担担保责任,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与小胡私下协商免除担保责任的行为,需考虑法律后果及限制。法律对担保责任有明确规定,旨在维护各方权益。 2、担保合同是从合同,变更或解除担保责任一般需经债权人小李同意。未经其书面同意,即便小朱与小胡达成免除协议,小李仍有权要求小胡担责。 3、小朱与小胡私下协商结果对小李不产生法律效力。若小李事后追认,免除约定才有效。为免纠纷,最好取得小李书面同意。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