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发生医疗事故怎么解决 |
分类 |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责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遭遇医疗事故后,有以下这些途径来解决问题。
一开始,我们可以尝试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和解,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就赔偿等相关事宜展开沟通和协商。 要是协商的结果不太理想,没办法达成一致,那这时就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可要是调解依旧没有成功,患者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借助司法程序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诉讼这个过程当中,患者必须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像是病历,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诊断证明,能明确疾病的诊断情况;还有费用清单,清楚地展示了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等。 这些证据可以有力地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以及患者自身所遭受的损害。 同时,患者也要留意诉讼时效这个问题,一般来说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患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时候开始计算。 另外,患者还可以向专门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申请鉴定,让专业的机构来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这对最终的诉讼结果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总而言之,患者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解决途径,从而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因病到某医疗机构就医,结果发生医疗事故。小朱首先与该医疗机构协商和解,但双方未能就赔偿等事宜达成一致。小朱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调解也失败了。于是小朱准备向法院起诉,在收集证据时,小胡(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认为小朱部分证据不合理,这成了争议点。 案情分析: 1、小朱按正常途径解决医疗事故纠纷,在证据认定上与医疗机构存在争议。若小朱证据符合要求,如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确实能证明医疗机构过错,法院应支持小朱。 2、小朱需注意诉讼时效为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逾期可能影响胜诉权。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