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已满18周岁父母还有抚养权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1.子女年满18周岁,父母一般无抚养权
当子女达到18周岁这个重要的年龄节点时,在通常情况下,父母就不再享有对子女的抚养权了。 这是基于法律规定以及子女成长发展的客观情况所确定的。 2.抚养权的含义及相关法律规定 抚养权具体是指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在监护、抚养以及教育等诸多方面所拥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成年人。 他们具备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他们能够独立地去进行各类民事活动,无论是经济往来还是社会交往等,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判断和能力去完成,是法律意义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从法律角度解析抚养权终止原因 从法律的视角出发,成年子女在心智成熟度以及生活能力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独立生活的条件。 他们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也能够合理规划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通常就已经完成了,相应地,抚养权也就随之终止。 4.特殊情况的说明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成年子女由于某些原因,像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等,导致其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此时,父母仍然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监护责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监护责任和抚养权在性质上是有所不同的,不能简单地将二者等同看待。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育有一子小胡,小胡年满18周岁后,小朱和小李就抚养权问题产生分歧。小朱认为自己仍应享有抚养权,小李则认为孩子成年,父母已无抚养权。小胡虽成年,但因精神疾病失去独立生活能力,这让抚养权问题变得复杂。 案情分析: 1、一般情况下,依据法律,子女年满18周岁被认定为成年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此时,父母通常不再享有抚养权,所以小李的观点有法律依据。 2、特殊情况下,如小胡因患严重精神疾病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父母需承担监护责任,但此监护责任与抚养权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小朱主张的“抚养权”实则应是监护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