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继承财产的范围和数额由谁界定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继承财产的范围和数额的界定,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法律规定 法律是界定继承财产范围的基础。 在我国,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均属于遗产。 具体来说,公民的收入,比如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都是可以被继承的财产;房屋,不论其是自建房还是购买的商品房;储蓄,即个人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还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生活用品等,都在可继承财产的范围内。 法律通过明确这些具体内容,为继承财产的范围划定了一个基础框架,保障了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二、遗嘱指定 当被继承人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时,遗嘱将在财产分配中起到关键作用。 遗嘱中会明确指定财产的分配范围和数额,比如将某套房产指定由某个子女继承,或者将一定数额的存款分配给特定的继承人等。 只要遗嘱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在继承过程中就会按照遗嘱的内容执行,这体现了被继承人对自己财产的自主处分权。 三、法院判定 若继承人之间对继承财产的范围和数额存在争议,且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仔细审查各方提供的证据,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比如是否存在特殊的家庭关系、财产来源是否清晰等,对继承财产的范围和数额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定。 总之,继承财产范围通常由法律界定基础框架,遗嘱可作具体安排,存在争议时则由法院依法判定。 案情回顾: 小朱去世后,其子女小李和小胡对继承财产的范围和数额产生争议。小朱有存款、房产及一些投资收益,且留有遗嘱指定部分房产由小李继承。但小胡认为遗嘱无效,一些生活用品等财产也应重新分配,双方协商无果后诉至法院。 案情分析: 1、从法律规定看,小朱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如存款、房产、投资收益及生活用品等,原则上都属于遗产范围,为继承财产划定了基础框架。 2、关于遗嘱指定,若遗嘱合法有效,那么指定房产由小李继承应按遗嘱执行,体现小朱对财产的自主处分权。 3、法院判定时,会审查证据,结合是否存在特殊家庭关系、财产来源等情况,公正合理判定财产范围和数额。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