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时财产转移的时效是多久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离婚时财产转移的时效问题,需要明确的是,一般为三年。
具体计算是从当事人发现财产被转移的那一天开始。 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1.转移财产行为及后果:按照法律规定,若夫妻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实施该行为的一方可能会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比如,一方偷偷将夫妻共有的房产变卖,这种行为就属于转移财产。 2.事后发现的处理方式:离婚后,如果另一方才发现有上述这些行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3.诉讼时效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以及明确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不过,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话,那就需要依照其规定来执行。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离婚后,小李发现小朱在离婚前偷偷变卖了夫妻共有的一处房产。小李认为小朱存在转移财产行为,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小朱称已过时效。争议点在于从发现财产转移起算是否超过三年时效。 案情分析: 1、小朱变卖夫妻共有房产的行为属于转移财产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小朱可能会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2、小李在离婚后发现小朱转移财产行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财产。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小李发现小朱转移财产之日起算,若未超过三年,小李的诉求应得到支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