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和父母共同共有的房产,结婚后怎么分配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以下是关于和父母共同共有的房产在结婚后分配的详细情况:
一、明确产权份额 在对共同共有房产进行分割前,确定各共有人的份额是关键的第一步。 如果在共有房产时,各共有人之间没有事先约定好具体的份额,那么在法律上,一般会视为各共有人等额享有该房产的产权。 例如,父母和子女三人共同共有一套房产,若没有约定份额,那么每人就视为享有三分之一的产权。 二、协商分割 共有人之间可以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确定房产的分配方式。 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协商由一方取得房产的所有权,然后这一方需要按照房产的市场价值,给予其他共有人相应的经济补偿;另一种是将房产出售,然后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来分配售房款。 比如房产出售后得到100万元,若三人等额共有,每人可分得约33.3万元。 三、析产诉讼 若共有人之间无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那么任何一位共有人都有权向法院提起析产诉讼。 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综合考虑房产的具体情况,比如房产的来源、购买时间、各共有人对房产的贡献等多种因素,然后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四、婚姻关系影响 结婚后,如果该房产仍为共同共有且没有进行分割,其属于婚前个人财产的部分依然归个人所有,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存在而自动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不过,分割所得财产在婚后的增值部分,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来认定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案情回顾: 小朱与父母共同共有一套房产,未约定份额。小朱婚后,家庭商议房产分配产生争议,小朱想出售房产分售房款,父母则希望小朱取得房产并给予他们补偿,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小朱考虑提起析产诉讼,且对分割后财产增值部分归属存疑。 案情分析: 1、因未约定份额,按法律规定,小朱与父母应等额享有房产产权,即每人三分之一。 2、协商分割有一方取得房产给予补偿和出售分售房款两种常见方式,小朱与父母无法协商一致时,小朱有权提起析产诉讼。 3、法院会综合房产来源等因素判决。 4、婚前个人财产部分不因婚姻关系转化,增值部分需视具体情况认定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