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离婚才不会被分割财产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离婚时通常会将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平均分割。
然而,存在以下一些特殊情形,相关财产可能不会被分割: 一方的婚前财产,这部分财产是在结婚之前就属于个人的,从法律角度来看,它与婚后的共同生活并无直接关联,所以在离婚时,婚前财产不会纳入共同财产的分割范围。 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而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像因工伤事故而获得的赔偿等。 这类赔偿或补偿的目的是对受害人因受到伤害而给予的经济补偿和精神抚慰,是专门用于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因此归受到损害的一方个人所有,在离婚时不能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明确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遗嘱是遗嘱人对自己个人财产的处分安排,赠与合同中如果也明确表明该财产只给予夫妻中的一方,那么在离婚时,该财产就应归这一方所有,而不参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实际的离婚财产分割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必须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以及实际的证据来进行准确的判断。 如果在离婚过程中对财产分割存在疑问,最好咨询专业的律师,以获得最准确的法律建议,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离婚。小朱认为家里的一套房子应平均分割,这房子是小李婚前购买,但小朱称婚后自己参与了还贷。小李则认为这是婚前财产不应分割。同时小朱还提出小李因工伤获得的赔偿也应分割,小李不同意,称这是个人因人身损害的赔偿。 案情分析: 1、对于婚前房产,若能证明婚后小朱参与还贷,小朱可就还贷部分及增值部分要求补偿,而非房产整体的平均分割。 2、小李因工伤获得的赔偿,属于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而获得的赔偿,按照法律规定为小李个人所有,不应进行分割。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