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后夫妻约定的共同财产是否有效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于夫妻间共有的财产之法律条约,对于双方具有严格的法纪约束力。
夫妻间对财产的约定,通常情况下须采用书面的方式进行签署; 倘若选择了口头协议,那么必须得到双方同等认可或是有确凿证据能够证明,方能视为有效的约定。 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在结婚之前所得的财产,均属于个人独自拥有; 而在结婚之后所获得的财产,则属于夫妻共有的范畴。 若需调整财产归属事宜,需由夫妻双方自行达成共识,并通过签订协议来实现。 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前签署婚前财产约定协议,或者在婚后签署夫妻财产约定协议,由此明确各自的婚前财产是否应当归为夫妻共有财产,或者部分纳入共有的范畴; 同样地,婚后各自所获取的财产亦可协商决定,究竟应归属于夫妻各自所有还是部分属于各自主权。 至于财产划分的范围,既可以概括性地详细说明,也可以明细到各类别的财产,房地产、机动车(车)、股票筹投资组合成分、股权以及期权等多项内容。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立即生效,即便未完成物权变更登记,亦不会影响到夫妻之间对于财产约定的效力。 此份协议仅适用于夫妻双方,不会抵抗对待善意的第三者。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