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庭成员共有房产如何认定 |
分类 | 房产纠纷-房屋买卖 |
解答 |
律师解析:
家庭成员共有房产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参考要点:
1.基于共同出资: 当家庭成员共同出资购买房产时,不论各自的出资比例是多少,通常都可以认定为共有房产。 出资凭证可以是银行转账记录、收据等,这些凭证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每个家庭成员的出资情况,为房产共有的认定提供有力依据。 2.基于家庭约定: 家庭成员之间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等明确的方式,约定房产为共有。 这样的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例如,在签订的家庭财产协议中,清楚地写明房产为共同所有。 这份协议需要明确各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房产的具体分配和使用方式等内容,以避免日后可能产生的纠纷。 3.基于继承: 在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的情形下,如果有多个家庭成员共同继承房产,那么该房产即为共有。 例如,父母去世后,多个子女按照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的规定,共同继承其遗留的房产。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办理房产继承手续,明确各继承人的份额。 4.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产,一般属于夫妻共有房产,除非双方有特殊约定。 认定家庭成员共有房产时,要全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若遇到复杂或存在争议的情况,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来明确房产的产权归属。 案情回顾: 小朱、小李、小胡是兄妹,父母去世后留下一处房产。小朱主张按法定继承,房产为三人共有;小李称自己曾额外出资装修,应占更大份额;小胡则拿出一份疑似家庭约定协议,称房产应按协议分配,三人就房产共有认定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基于共同出资方面,小李虽称出资装修,但装修出资与购房出资不同,若无购房出资凭证,不能单纯因装修就主张更大房产份额。 2、基于家庭约定,小胡拿出的协议若真实有效,且明确了房产分配等内容,可按约定执行;若协议存在瑕疵或不具备法律效力,则不能以此认定。 3、基于继承,若无特殊情况,三人应按法定继承共同享有房产份额。 4、此情况不涉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综合考虑,应先确定协议效力,再明确房产份额。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