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主要区别有哪些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在对重大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时,我们必须明确妨害公务罪与抗税罪在客观和主观层面上的相似点和差异性。
在下文中,我将首先讨论两罪在客观方面的共性和特性。
其共同特点是,行为人都通过采取暴力、恐吓等手段来实施自己的违法行为;
而他们的人为主观方面也都是故意为之。
但其关键性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主体的特质不同。
妨害公务罪的犯罪主体较为广泛,即任何年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皆可成为此类犯罪的实施者;
然而,抗税罪的主体相对较为特殊,仅限于那些承担纳税义务或者代替他人扣减、收取、缴纳税款的个人或机构的直接责任人员才能构成本罪。
2.主观意图与目的有所差异。
前述的干扰公务罪的意图在于妨碍国家公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抗税罪则是为了逃避交纳税款从而获取不当利益。
3.犯罪对象的差异。
从整体上看,抗税罪所针对的主要是正在执行税收征管任务的税务工作者;
而妨害公务罪所涉及到的对象则较广泛,包括各级公职人员,后者的范围较大,抗税罪则是前者的一个具体类型。
4.侵犯的法益内容存在差异性。
妨害公务罪对国家权力部门的职务运作实施侵害;
而抗税罪则是对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发起挑战。
总的说来,如果纳税人使用暴力、恐吓等方式阻碍税务官员依法征税,那么应该被视为抗税罪的典型案例。
而当某些非纳税义务公民用同样的方式阻碍税务官员征收,并且早于其行为之前未与纳税人有过串通阴谋的情况下,该行为或许才能被裁定为妨害公务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2: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