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不知情的帮助犯怎么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涉及到诈骗案件中的帮助犯问题时,若该帮助犯主观上并不知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常会得到从轻、减轻或免于刑事处罚的宽大处理。
这里所谓的“不知情”,是指该人并无明显的犯罪意图,然而,由于其客观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为诈骗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也可能被视为共犯。 在进行具体判断时,需要全面权衡其所实施的帮助行为的性质、影响力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等多方面因素。 倘若该帮助行为的性质相对较轻,并且该人确实未曾预见到自己正在协助他人从事诈骗犯罪活动,那么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有可能获得完全的豁免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