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盗窃罪与抢劫罪、侵占罪之间有何显著区别
分类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一、关于盗窃罪与抢劫罪之区分鉴别。
首先,盗窃罪与抢夺罪之间最具实质性的差异在于客观行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隐秘性与公然性。
其次,抢劫罪特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针对财物所有者施行暴力或恐吓,从而获得他人财产所有权;
然而盗窃罪则是指在物品所有者毫不知情的状况之下,秘密地获取其财产。
盗窃罪与抢劫罪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于是否当面使用暴力或恐吓。
再进一步来说,若行为人前期实施秘密窃取的犯罪行为未成功达成既遂状态时,即其尚未实际掌控财物之前,一旦被受害者察觉,犯罪嫌疑人将原先窃取的行为转变成了公然抢夺的行径,那么此类行为便应当被视为抢夺罪予以判定。
二、关于侵占罪与盗窃罪之相异之处。
其一,犯罪故意的内容以及形成的时间节点存在差异。
具体而言,侵占罪中的行为人明确清楚地意识到自身正在采取非暴力的方式非法占据自身手中原本就拥有他人财物这一事实,并且这种犯罪故意仅能够在持有他人财物之后较为合理地形成;
然而对于盗窃罪来说,行为人必须清楚明白自己正通过一种不为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知晓的秘密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财物,而且该犯罪故意只能在非法获取财物的行为发生以前形成。
其二,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
在侵占罪中,行为人的手段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或者半公开的;
但在盗窃罪中,行为人的手段只能是通过秘密手段进行的。
其三,犯罪客体范围有所不同。
在侵占罪中,犯罪对象只能是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已经持有的他人财物;
但在盗窃罪中,犯罪对象必须是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发生前实际上并不持有的他人财物。
其四,犯罪行为完成后是否归还所携带财物的法律效果大不相同。
侵占罪必须要有行为人坚决拒绝退还或交出他人财物这一要素方能构成犯罪;
反观盗窃罪,即便行为人在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之后主动归还,但仍可构成犯罪,这类积极退赃行动只可看作一个在量刑阶段需加以充分考虑的酌定因素。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1:26:06